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致敬每一位文保人,一起为文物护航!

文章出处:原创 发表时间:2021-07-31



以上是此前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从防汛一线返回后在微信朋友圈更新的一条动态,仅百余字,字里行间却道出了暴雨之下文物考古人一往无前的使命与担当,让诸多人心疼,更触动了无数文保人。


河南作为文物大省、考古大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有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70处。这其中,每一处建筑、每一件文物,都有着不可取代的历史价值:殷墟标记着中国青铜器时代最繁荣的时期,气势磅礴的龙门石窟代表着中国石刻艺术的高峰,二里头遗址展现出中国最早的宫城、城市主干道网……


中原大地,国宝云集,多少代表着华夏文明进程的文物静躺于郑州。当特大暴雨侵袭古都郑州,文物守护人心急如焚。


“作为文物人,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职责,是我们的责任,有效保护文物使文物不受损失,在灾害面前应该能够站得出、挺得上。”田凯坚定地说。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全力保障考古工地及文物安全
(图片来源:郑州日报)


暴雨期间,在博物馆,武警多次催促赶快转移,一直拖着就是不想离开,要先把文物搬到安全的地方,文物安全了,他们才走;在考古工地,有的考古工地雨势已经很大了,他们还在挖排水沟,做排水防护;有的地方雨势已经威胁到生命了,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到最后一刻才走……他们全力抢救受到暴雨威胁的文化遗产,每位文保人都在拼尽全力与时间赛跑,与险情抗争。


防盗、防火、防水是文物人脑子里随时紧绷的弦。7月20日暴雨如注,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最担心的就是文物安全。“尤其是存了十几万件文物的库房,(我们)马上去检查。好在地势高,防护也没问题,库房文物是安全的。院区的办公楼、东配楼、西配楼有一些漏水情况,但均未涉及文物,我们的心理压力就小了。”他说道。


回忆起那天时,郑州博物馆新馆的负责人同样难掩后怕: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雨。新馆玻璃顶的接缝处漏水了,抢运文物争分夺秒,“21日凌晨4点,防洪警报已经拉响,附近水库有溃坝危险,人员必须在一小时内撤离,防洪办的人不断过来催……”


小编第一时间问候了郑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地下库房没事,文物安好”,听到他们报平安,小编和宏瑞人们也安心了不少。他还表示,由于现在还处于汛期,郑州博物馆下一步将做好场馆所有设施设备排查,进行场馆消杀,防止灾后大疫,同时准备应急预案,补充物资,积极开展人员演练,提升抢险救灾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馆内文物正陆续复位

(图片来源:郑州博物馆)



暴雨期间,河南全省各级文物部门深入博物馆、考古工地、遗址等一线现场,巡查、加固、排涝、清淤等,全力抢救受到暴雨威胁的文化遗产。


风雨前未雨绸缪,风雨中舍命坚守,只为撑起文明的保护伞,致敬每一位文物人!


如今,郑州特大暴雨已过境,中原大地的文物和遗址抢救与抢修还在继续。“人在,文物在。”是每位文物人的信念,“给文物一个安全舒适的家”是每位宏瑞人的使命,宏瑞文博与河南同在,一起为文物护航!


(综合整理自国家文物局、人民网、新华社、央广网、河南日报、每经头条、郑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