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炭河里遗址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文章出处:国家文物局 发表时间:2022-04-22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特色发展”的基本原则,推动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使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


近年来,湖南宁乡市炭河里遗址管理处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和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完成了青铜博物馆区、遗址本体区、滨水景观区、文化长廊区、生态田野等五区工程建设,将宁乡黄材镇炭河里打造成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的旅游精品线和文化旅游新亮点。同时,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不仅让遗址和出土文物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展示利用,也不断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国宝出土点”为乡村振兴赋能


湖南宁乡市炭河里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沩水上游黄材盆地西部,距今约3000年,保存面积2.3万平方米,先后出土了以“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等为代表的珍贵文物300余件,以及大量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形成并确立了“炭河里文化”,曾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国家文物局‘十二五’期间大遗址保护项目”等,是全国为数不多、南方极为罕见的商周古城遗址,是青铜文化南渐的里程碑。宁乡市黄材镇龙泉村,因为出土“十大国宝”之一的“四羊方尊”而声名远播,但该村身处宁乡西部大山之中,交通不便,当地群众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国宝”的出土而带来多少改变。


2019年7月,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宣传青铜文化,在湖南省文物局的指导下,由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的四羊方尊出土点保护展示项目动工,项目通过对四羊方尊、象纹大铜铙和龙首流铜盉3件青铜重器出土点进行保护展示。2020年6月12日,以“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方式,该项目全面竣工并移交龙泉村运营管理,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示范亮点项目。


“四羊方尊出土点保护和展示项目落成,龙泉村又增加了一处新的旅游景点。项目交给村上管理,将助力龙泉村实现‘农旅兴村’的目标。”时任龙泉村党总支书记的姜才良高兴地说。


景点打造好了,但从村上主干道通往出土点近2公里的道路成了龙泉村支村两委的一个“痛处”。姜才良介绍,这条道路路窄、弯多、地势不平,影响着游客和村民的出行。2021年,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和考古处党支部来到龙泉村了解了这一情况,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提质改造该条道路,并建设了小型停车场,困扰龙泉村支村两委的“难题”迎刃而解。


龙泉村自然风光奇特,人文资源丰富。近年来,该村一直秉承“旅游兴村、农旅发展”的思路,打造发展了龙泉漂流、龙泉户外运动、天龙大峡谷等旅游项目,四羊方尊出土点保护和展示项目的落成,更加推动了该村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四羊方尊出土点保护和展示项目已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并带动当地辣椒、红薯粉等土特产销售,帮助群众增收超过100万元,为该村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插上了一双翅膀。


“中心引领”谱写特色产业大文章


黄材镇历史悠久,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镇内的商周炭河里遗址久负盛名,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有基础、有潜力,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决策,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底气所在。


从2004年开始,宁乡市黄材镇逐步实施“工业退出”政策,强力关停锰矿、化工等污染企业,分批退出建材行业,全面取缔非法采砂场,产业由粗放型工业和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和特色旅游产业发展。


2016年10月,炭河里青铜文化博物馆开馆迎客,馆内展示的青铜文化、西周文化和宁乡民俗文化让游客流连忘返,累计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宁乡千年青铜文明焕发新生,在这片土地上出土的数千件珍贵文物也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2020年10月,炭河里青铜王国考古体验中心建成并开放,项目采取“室内教学+室外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模拟考古、文物修复等极具体验感的模式,吸引湖南省内各地研学团队18万人次,成功创建湖南省研学旅游基地、考古体验中心。


2021年4月26日,炭河里青铜博物馆“红色印记”宁乡陈列馆正式开馆,这个拥有700平方米、600件文物、五大篇章、400余张历史照片的陈列馆,已接待超过5万人次的参观学习,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方主阵地,增强了宁乡文化旅游的叠加吸引力和综合优势……


遗址的保护展示提升不仅为群众带来了增收,还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整洁、水清岸绿、乡村靓丽、风光如画已成为黄材镇的常态。据了解,炭河里遗址已累计带动黄材镇周边5000余人实现就业,拉动全域数十亿元的产业发展。在炭河里遗址这个“中心”的带动下,黄材镇已经形成了“旅游+农业”的融合发展格局。